文/叶秋臣最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官网
很多人应该都猜到了,我肯定会对《一饭封神》这档综艺节目出手的。
因为吃货和爱好烹饪的本性,只要涉及美食题材的影视综,基本都在必看清单里。
此前叶秋臣写过关于《黑白厨师:料理阶级战争》的长文,那真是一篇相当真情实感的文章,感兴趣的可以去搜索“黑白厨师+叶秋臣”来看。这个节目将厨师们分为黑白汤匙阵营进行PK,除了大结局的收尾有点美中不足,其他的部分都相当出色。
展开剩余83%爱德华李(Edward Lee,李均)太优秀了,以至于即便追完这档节目很久之后,我依然还是会想起那场精彩的豆腐对决。
如果冠亚军的位置互换,或许精彩程度能更上一层楼。
但既然想要表达的是“逆袭”,或许黑汤匙获胜已经是既定的剧本。
还没等来《黑白厨师:料理阶级战争》第二季,咱们的《一饭封神》就播出了。
《一饭封神》的赛制与镜头和《黑白厨师:料理阶级战争》基本相同,包括了分PK阵营和1V1盲品菜肴等等,几乎完全一样。
抛开网上争论的版权问题之外,还是值得去看的,最起码是一盘合格的电子榨菜,尤其对吃货而言。
中国确实是最适合做这档节目的地方,因为美食太多了,而且种类丰富,部分在小厨阶段淘汰的选手,实力也很强。
但强中自有强中手,既然是竞技,80分就会被90分淘汰,最终剩下更强的再争胜负。
评委比韩版多了一人,各有特色。
目前还没追完所有的内容,所以简单讲讲我对评委和选手们的初印象。
谢霆锋比较侧重“创意”,其实这点还挺明显的。他希望找到在追求味道的基础上,更具备创新性的厨师人才。
节目也像韩版那样,对拿不准的菜式引入一个请其他评委来品尝并商量的环节,这样相对而言可以避免主观审美而产生的淘汰。
谢霆锋有个虫子披萨的作品给了待定,我一度感觉他就是想看另外两个评委也吃一次,蛮逗的。
郑永麒是对标着安成宰找的,更关注餐厅级别的作品,就是《Master Chef》里Gordon Ramsay总在强调的“restaurant-quality dish”(餐厅标准的菜肴),不能只是好吃,在兼具口味的同时,还要注重摆盘、食材处理和烹饪技法等等。所以郑永麒在强调“标准”,只有达到他分数线的才能过关。
另外我还发现,就像安成宰比较注重蔬菜的熟度,郑永麒很在意关于味道“Balance”的方面,比如甜来平衡咸,酸和甜的过渡等等。
在Vicky的评判中,不浪费也是个很重要的加分项,燃少和狮城黑马都做到了这点。
三个评委里是最严格的,他手下过去的人,应该可以往前走很远。
换言之,他不是按照16强的标准在选,而是最开始就把标准拉得非常高了。
张勇(荣叔)比较在意第一口的味道和感觉,其实对于他们这个级别的大佬而言,一口的确也够了。
与韩版里白钟元对标的存在确实不好找,如今那个最合适的人已不在世了,否则评委席一定会有他的身影。
如果有《一饭封神2》的话,建议评委在品尝过选手菜肴后,可以加入一个喝白水的设计。
如果对食材或调料有忌口的人也不适合当评委,比如我这种不吃香菜的。
选手们的话题度也很高,包括了早些年制作出美食综艺名场面的九转大肠兄。
吴千语(娱乐圈隐藏美厨)来参赛还挺意外的,过去她的名字都是和港星绑在一起的,如今以厨师的身份出现,有惊喜。
应该是为了宣传吧,颜值确实鹤立鸡群。
没想到当初看选秀节目时认识的董岩磊也来了,代号下岗再就业。
伦敦面条女王能上《主厨的餐桌》真的很强,虽然没尝到那口面条,但泼油的瞬间口水却真实地涌出了。
她提到的扶霞·邓洛普,我曾经看过此人写的《鱼翅与花椒》,讲中式美食很不错的文字,值得推荐。
宝岛一枝梅用梨和白酒做了一款让评委味蕾恢复最初状态的冰沙,印象很深。
另外也有一些老百姓厨师,比如烧烤的,做鸡架的,幼儿园厨师等等,和韩版都类似,不过就是换上了不同的拿手菜肴。
对于那些同样来自中国香港的选手或评委,其实在沟通时讲粤语会更舒服,现在表达时总觉得磕磕绊绊,不顺畅。但就像谢霆锋说的,怕观众听不懂。
韩版中没有李诞(负责商品插入)他们那种类似观察员的角色,因为单单只是选手本身就已经看点很足了。
等全部追完后,感想肯定会更多,到时候一定写篇长文分享。
不见不散。
文/叶秋臣
———————
—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(@叶秋臣)所有最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官网,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—抄袭必究—欢迎转发评论—
发布于:北京市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